跳到主文
部落格全站分類:生活綜合
熱門: 麝香不孕 射手 喝牛奶 除霉 發熱衣會熱 主題天涼泡湯趣 用手機上知識+ 知識搜尋 知識+ > > 天文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知識問題| 有關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與溫度的變化 發問者: B( 初學者 5 級) 發問時間: 2011-10-18 12:50:41 解決時間: 2011-10-22 16:48:56 解答贈點: 10 ( 共有 0 人贊助 ) 回答: 2評論:0意見:1 [ 檢舉 ] 網友正面評價40% 共有 5 人評價 根據科學的資料顯示,在每一年當中的十二月份,太陽離地球最近的距離是在十二月份,而太陽離地球最遠的距離是在六月份,按照正常的情況之下,六月份是較冷的季節,而我好奇的地方不是在,而是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地區,由於這些地區是在赤道附近,也就是不論是幾月份,太陽照射的斜度都是一樣,且白天的長度都是一樣,但是我不論是幾月到這些地方,都完全沒有什麼變化,每一次到這個地方溫度都介於25度到32度之間,也就是六月和十二月的氣溫並沒有差異,請問:為什麼太陽和地球距離的遠近,不會影響氣溫的高低? 最佳解答 發問者自選 回答者: ang******( 初學者 5 級 ) 回答時間: 2011-10-19 12:47:03 [ 檢舉 ] 地球的資料 地球(The Earth) 與 太陽的平均距離 1 AU 150,000,000 km 直徑(km) 12,760 質量(M地球) 5.976* 1024 kg 密度(g/cm3) 5.497 表面溫度(℃) -50 至50 公轉週期 365.26 days 自轉週期 24 hours 地球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星體,距離太陽的第三個位置: 軌道: 149,600,000 km (1.00 天文單位AU)與太陽的距離 直徑: 12,756.3 km 質量: 5.972e 24 kg 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不是根據希臘/羅馬神話而命名的。地球的名稱(Earth)是根據古老的及德文而來。當然,在 其他的語言中,地球還有數百個不同的名字。在羅馬神話中,地球之神是 特拉斯(Tellus) -肥沃的土壤 (希臘文: 蓋亞Gaia, 大地的主宰 -地球之母)。 直到哥白尼Copernicus (十六世紀)之前,人們還不知道地球只是一顆行星。 地球當然是可以不用太空船而直接用肉眼觀察。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紀之前,我們都從未能夠擁有一張完整的行星地圖,從太空中拍攝行星被認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例如它們在天氣預報上就幫了大忙,特別是在追蹤和預測颱風的動向上,而且這些圖片都非常漂亮。 地球的內部可以根據化學組成與地震波的特性分成下列幾層 (深度單位是km): 0- 40 地殼(Crust) 40- 400 上部地函(Upper mantle) 400- 650 過渡帶(Transition region) 650-2700 下部地函(Lower mantle) 2700-2890 (D'' layer) 2890-5150 外地殼(Outer core) 5150-6378 內地殼(Inner core) 地殼的厚度一般認為並不一致,它在海洋底下較薄而在陸地之下較厚。內地核和地殼都是屬於固體,而外地核及地函則是屬於塑性和半流體的性質。地球內部不同的分層是根據地震波資料所畫分出的不連續面(discontinuities) ,其中最被人熟知的是位於地殼與上部地函分界的莫式不連續面(Mohorovicic)。 地球的大部份質量位於地函,其餘部份的質量則幾乎集中在地殼,而我們所居住的部份僅僅只佔所有直量的一小部份。(以下質量的單位為kg) 大氣 = 0.0000051 海洋 = 0.0014 地殼 = 0.026 地核 = 4.043 外地核 = 1.835 內地核 = 0.09675 抱歉圖片出不來 相關詞:地球earth 2160, google 地球 earth [ 快速連結 ]其它回答( 1 ) | 意見( 1 ) | 評論( 0 ) 發問者評價 謝謝。
以上資料來源,如有侵犯到著作權請到留言板通知站長移除 以上文章引用出處: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11101802726
澎湖美食推薦免費優惠券下載
hunte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